骨质疏松:从年轻到老必修的功课

骨质疏松:从年轻到老必修的功课

骨质疏松:从年轻到老必修的功课

By Island Hospital | July 23, 2025 10:30:00 AM

骨骼是人体最重要的其中一部分,它负责支撑身体、保护器官、固定肌肉,并储存钙质。骨骼是由一种称为胶原蛋白的纤维所构成,而骨骼中间充填着以钙盐为主的矿物质。

我们的骨骼外层是坚硬的“骨皮质”,内部则是由“骨小梁”组成的网状结构。人体在骨重塑的过程中,会通过成骨细胞(Osteoblast)不断生成新骨;也同时通过破骨细胞(Osteoclast)分解旧骨。

骨质疏松性骨折已被确认为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与许多逐渐老龄化的国家类似,马来西亚的老年人口预计也将日益增加。

然而,骨质疏松不只是老年人才需要关心的健康问题,而是从年轻就应该开始关注的课题。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英文名称,Osteoporosis源自希腊语,意为“多孔的骨头”。这是一种疾病,会导致人体的骨组织逐渐流失,使骨骼变得越来越脆弱,因而更容易发生骨折。

年轻时,骨骼的生成速度比分解速度快,因此骨量会逐渐增加。不过,大多数人在大约30岁时就会达到骨量峰值,也就是骨量达到巅峰,之后就开始出现骨质下滑的症状。

骨质疏松是一种导致骨骼变脆弱、易断裂的疾病。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取决于30岁前积累的骨量,以及此后骨质流失的速度。骨量峰值越高,代表储备的骨骼越多;而储备越多,年老后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就越低。

骨质疏松会增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风险,但最常见受影响的部位包括髋部、手腕以及脊椎

健康的骨骼

患有骨质疏松的骨骼

识别症状

骨质疏松常被称为“无声的疾病”,一般上没有明显症状。可是,一旦患有骨质疏松,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的严重伤害,如轻微跌倒或碰撞也可能导致骨折。

尽管骨质疏松本身并不会直接引发症状,但您可能会察觉到身体出现某些变化,提示骨骼正在流失密度。以下是骨质疏松可能出现的预警信号

  • 身高减少约4公分或以上
  • 体态发生变化,例如驼背或身体前倾
  • 呼吸短促(如果脊椎椎间盘受压,可能影响肺部扩张)
  • 下背部疼痛(尤其是腰椎部位)

什么风险因素会导致骨质疏松?

随着年龄增长,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骨质疏松的风险,所以识别相关风险因素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骨骼健康问题。遗憾的是,有些人因某些风险因素而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病。

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风险高低的因素,分为不可改变以及可改变因素:

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可改变的风险因素
年龄增长
年龄越大,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就越高。大约75%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群体。
钙质和/或维他命D摄取不足
钙是构成骨骼的主要矿物质,摄取不足会导致骨骼钙质流失,从而降低骨密度;而维他命D则帮助肠道吸收钙,如果缺乏,即使饮食中有足够的钙,也无法被有效利用。
特定族群
亚洲人和白人的骨骼结构普遍比非洲裔人种更小、更轻,骨密度也相对较低。这导致在相同骨质流失程度下,亚洲人和白人的骨骼更容易达到骨质疏松的标准。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骨骼需要机械刺激才能维持强度。运动,特别是负重运动,可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生成。因此,久坐不动的人比经常运动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更高。
女性
女性的骨骼通常比男性更小、更薄。随着年龄增长,更容易出现骨密度流失加快的情况。
吸烟
尼古丁和其他烟草成分会干扰成骨细胞的功能、减少雌激素水平、抑制钙的吸收。因此,吸烟者骨密度更低,且骨折愈合速度较慢。
提早停经
雌激素对骨骼具有保护作用,但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流失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因此,过早进入更年期(45岁之前)或曾接受子宫切除术的女性,罹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
过量饮酒
酒精可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并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此外,过量饮酒还会影响钙代谢和肝脏对维他命D的转换。
遗传因素
骨密度、骨架大小和骨质强度部分受基因控制。如果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患过骨质疏松或发生过髋部骨折,您可能遗传到相似的骨骼结构或骨代谢特征。此外,某些与骨质相关的基因变异,如影响维他命D受体、胶原蛋白生成的基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过量摄取咖啡因
咖啡因会增加尿钙排泄,减少体内钙的储存。若钙摄取不足,加上咖啡因过量,则会加速骨质流失。有研究指出,女性长期大量饮用咖啡,骨密度下降风险会显著增加。
成年后有骨折病史
成年人发生骨折,往往表明骨骼强度已经降低,可能是骨质疏松的早期警报。而骨折史也可能反映出体内钙、维他命D代谢异常,或激素水平失衡等导致骨质流失的潜在因素。
体重过低
体重过轻意味着骨骼承受的负重较少,缺乏对骨骼的自然刺激,骨量较难维持。体脂过低也可能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进一步影响骨质,尤其是女性。
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对维持骨密度至关重要,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防止骨质流失。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

在诊断骨质疏松时,医生会考虑多种综合因素,包括您的病史、体检结果、骨密度评估结果并可能辅以实验室检测结果。以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步骤:

临床评估和风险因素识别

医生首先会详细评估您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除此之外,您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也必须如实告知医生,以做出最准确的评估。例如,长期服用类固醇、某些抗癫痫药、胃酸抑制剂等可能影响骨骼健康的药物。

 

此外,您的基础疾病史也是医生必须了解的事项,因为某些疾病也会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乳糜泻、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神经性厌食症、营养吸收不良、库欣综合症、长期卧床不动以及糖尿病。

骨密度评估(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骨密度评估是使用简称DXA或DEXA扫描的双能量X光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进行的检测,这也被誉为诊断骨质疏松和测量骨密度的黄金标准。

 

测量内容

DXA使用低剂量X光辐射测量骨密度,通常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如髋部和腰椎进行。在某些情况下,也可扫描前臂。

 

当医生通过骨密度评估(BMD)评估您的骨骼健康时,报告中通常会给出两个关键数值,即T值(T-score)和Z值(Z-score),两者都是以标准差为单位(Standard Deviation, SD)。

T值Z值

  • 衡量您的骨密度与年轻健康成年人(通常是30岁左右、骨量达到巅峰的同性别健康人)的平均骨密度之间的差异。

  • 主要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

  • 例如:T值 −1.0 意味着您的骨密度比年轻健康成年人的平均水平低一个标准差。

  • T值越低,骨质疏松的风险就越高。


  • 衡量您的骨密度与同年龄、同性别、同体型(有时也考虑种族)人群的平均骨密度之间的差异。

  • 主要用于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导致骨质流失的潜在疾病(即继发性骨质疏松)

  • 尤其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停经前女性和50岁以下男性。

  • 如果Z值异常低(通常是低于 −2.0),可能提示除了年龄因素外,还有其他疾病或药物影响了骨骼健康,需要进一步检查。

什么是标准差(SD)?

标准差是一种统计学概念,在这里是用来衡量骨密度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分散程度。以下图表显示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分类:

T值定义

BMD T值标准差类别
大于或等于-1.0骨密度正常
介于-1.0和-2.5之间骨量减少
小于或等于-2.5骨质疏松
小于或等于-2.5,并有脆性骨折病史严重骨质疏松

Z值定义

Z值大于-2.0 在同龄预期范围之内
Z值小于或等于-2.0 低于同龄预期范围

脆性骨折

即使骨密度评估不适用,骨质疏松症也可以根据脆性骨折,即低创伤性骨折的发生进行临床诊断。

 

脆性骨折是指从站立高度或更低处跌落后发生的骨折,或在没有明显创伤的情况下发生的骨折。髋部、脊柱和手腕是脆性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其他部位也包括肱骨、肋骨、胫骨(踝关节除外)和骨盆。

 

脆性骨折是潜在骨质疏松症的明确迹象。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进行DXA扫描,也应该进行治疗。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 FRAX)

FRAX是一个在线计算工具,用于估算10年内发生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髋部骨折的机率。

 

FRAX对于骨量减少的评估特别有用,可指导治疗决策。如果FRAX预测的10年髋部骨折机率超过3%或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机率超过20%,则可能建议对骨量减少者进行治疗。

脊椎是支撑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延伸阅读椎间盘突出相关文章,一同了解我们身体的奥妙!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虽然骨质疏松一般上是在老年阶段才会发生,但其实这是可以预防的疾病,而且是需要从年轻就开始关注的事项。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已经了解过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分为可改变与不可改变因素。现在,我们将在这个部分探讨如何改善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以保持骨骼强壮并预防骨质疏松。

摄取强化骨骼的营养

钙与维他命D

足够的钙和维他命D有助于减缓骨质流失。研究显示,钙+D 补充能有效减少髋部、脊椎等脆性骨折风险。

 

充足的钙质摄取量可以让儿童和青少年达到最佳骨峰值量,且有效预防他们日后患上骨质疏松症。同时,充足的维他命D摄取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成年人每天应摄取约 1000至1200毫克钙,尤其是更年期后的女性与65岁以上老年人。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类、豆腐、绿叶蔬菜、强化钙的饮料等

 

与此同时,如果没有足够的维他命D,即使摄取了很多钙,肠道也难以有效吸收。维他命D对肌肉功能也有帮助,有助预防跌倒。

 

成年人每日建议摄取 800至1000 IU维他命D。维他命D的主要来源包括阳光(建议每天晒太阳10至15分钟)、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蛋黄、强化维他命D的牛奶等等

控制咖啡因摄取量

咖啡因会增加尿液中的钙排泄。如果摄取大量咖啡因(如每日喝3杯以上的咖啡),而又未补充足够的钙,就可能导致骨质逐渐流失。研究显示,高咖啡因摄取量与更年期女性的骨密度下降有关,特别是在钙摄取不足的人群中更明显。建议每天咖啡因摄取量最好控制在300毫克以内。

戒烟戒酒

尼古丁和酒精等有害物质会对骨骼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当中包括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促进破骨细胞活性、影响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合成和代谢等等。此外,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效率,也可能干扰维他命D的代谢。

保持身体活跃

骨骼和肌肉在承受负重或冲击性运动,如跳跃、跑步、爬楼梯或跳舞所产生的压力时,会对此做出反应并变得更强壮。

负重运动

当身体需要承受自身体重或额外重量时,所进行的运动就称为负重运动。跳舞、有氧运动、慢跑、步行、球类运动等都是有效强化骨骼的选择。然而,一些冲击力较小的运动,如在家中或健身房使用跑步机、椭圆机或踏步机,也同样能强化骨骼。

肌肉强化 / 阻力运动

通过自身体重、器械或任何阻力来对抗地心引力的运动被称为阻力运动。其中包括举重、使用弹性阻力带、健身器材或者简单地站立并踮脚。

平衡运动

太极、瑜伽或普拉提有助于提高力量、平衡感和身体的柔韧性。但是如果您曾因骨质疏松症导致脊柱骨折,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特别是对于涉及脊柱弯曲的运动。

值得一提的时,与钙摄取相似,不同年龄层的群体也有着不一样的运动需求量。建议儿童一天至少进行40分钟的运动;而成年人则在一星期内进行至少三至四次运动,每次约30至40分钟。

预防跌倒

由于骨密度低导致骨骼不再强壮,许多老年人,甚至是曾经经历骨折的群体都比较容易跌倒。值得一提的是,若上述群体不慎跌倒,可能引发骨折等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在意外发生之前就该先采取预防措施。

 

除了进行平衡运动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您还可以采取以下做法以防止跌倒

  • 咨询医生有关药物副作用:有些药物服用过后会产生头晕或意识混乱的副作用,而导致跌倒,您可以与医生讨论如何预防因药物副作用导致跌倒的方法。
  • 定时进行视力与听力检查:即使再小的视觉或听觉变化也可能导致身体不平衡而跌倒。因此,定期检查不容忽视。
  • 使用拐杖:坐着或躺着后站立,建议使用拐杖之类的辅助工具帮助自己站稳。
  • 移除地板上的障碍物:建议把地毯、表面不平的地板或其他障碍物移除以防止被绊倒。
  • 建议在洗手间等地板湿滑的地方或表面不平的地板安装扶手栏杆。

骨癌指的是一组复杂的病症,其特征是骨骼内部出现异常的生长物。点击链接以了解骨癌的种类、分期、症状与治疗方案。

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在上一个章节探讨的预防措施,除了可以有效防患于未然,当中其实也是骨质疏松的非药物治疗方式。万一患上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除了对原有的生活习惯做出调整,最好的方案当然少不了药物治疗。

 

以下是相关的药物治疗方案

  • 缓解疼痛:骨折后,您可能会感到非常疼痛。短期内可以通过服用止痛药、进行物理治疗或水疗来缓解。在家中则可以使用局部热敷或冰敷帮助缓解疼痛。

 

  • 钙质与维他命D:作为骨质疏松治疗的一部分,您应该摄取足够的钙质和维他命D。建议每日摄取1000毫克钙质(来自食物和补充剂的总量),以及800国际单位(IU)的维他命D。

 

  • 雷洛昔芬 (Raloxifene):这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常用于治疗乳腺癌,但同时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 双膦酸盐 (Bisphosphonates):双膦酸盐能抑制骨骼的吸收,减缓骨质流失并预防骨折。服用双膦酸盐的方式有多种:
    (a) 口服,每星期一次:阿仑膦酸盐 (Alendronate)、利塞膦酸盐 (Risedronate)
    (b) 口服,每月一次:伊班膦酸盐 (Ibandronate)
    (c) 通过静脉注入,每年一次:唑来膦酸 (Zoledronate)

 

  • 地舒单抗 (Denosumab):每6个月通过皮下注射一次地舒单抗能抑制骨吸收,从而增加骨密度并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

 

  • 锶 (Strontium):锶需要每日服用,以刺激骨骼形成并减少骨骼吸收,也能改善骨密度并减少骨折的发生。

 

  • 甲状旁腺激素 (Parathyroid hormone, PTH):这是我们身体自然产生的一种荷尔蒙。通过每日皮下注射能刺激骨骼形成,从而增加骨密度并减少骨折。

 

  • 荷尔蒙疗法:荷尔蒙疗法可用于预防停经后女性的骨质流失,特别是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保护骨骼强壮,果断迈出第一步

骨质疏松虽然是一种“无声的疾病”,但我们并非束手无策,反而应该主动守护骨骼健康。建议各个年龄层人士及有骨质疏松风险因素者,主动咨询医生并进行骨密度检测。

 

槟榔医院的骨外科专科脊椎专科中心是全马公认最好的骨科疾病治疗中心之一。我们集结各领域骨科专科医生,配备先进的诊断与复健设备,从缓解疼痛到根本解决问题,为您提供全方位治疗。

 

无论您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现在就是做预约、预防骨折的最佳时机。

常见问题

骨质疏松会遗传吗?

是的,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您的直系亲属(如父母或兄弟姐妹)曾因轻微跌倒或碰撞就发生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那么您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影响了您的骨密度、骨结构或钙质吸收能力。

男性与女性得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有哪些不一样的吗?

是的,发病年龄与原因不同会影响男性与女性患上骨质疏松的特点有所不同。女性大多在50岁左右停经后发病;而男性则多在70岁以后才出现明显症状。此外,女性是因为雌激素下降而导致骨质疏松;而男性则多和慢性病、老化或睾酮减少而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和骨质缺乏有什么区别?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和骨质缺乏(Osteopenia)是骨骼密度下降的两个不同阶段。骨质缺乏的T值于-1.0到-2.5 之间,骨折风险开始升高,但还不太严重。而骨质疏松的T值则于-2.5以下,骨头变得非常脆弱,轻微碰撞或跌倒都可能骨折。

骨质疏松与跌倒有何关联?

骨质疏松时,骨密度下降、骨骼变得脆弱,稍微一跌就可能骨折。而跌倒是骨折的常见诱因。此外,骨折后恢复慢、活动能力下降,容易再次跌倒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预防骨折不能只补钙,还要防跌倒。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是否会增加得骨质疏松的风险?

是的,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确实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因为这些疾病会影响骨代谢、营养吸收或激素平衡。常见与骨质疏松有关的慢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1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肠胃疾病、慢性肾病以及长期卧床或活动量低的疾病等。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