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糖尿病?远离糖尿病的6大要领!

如何预防糖尿病?远离糖尿病的6大要领!

如何预防糖尿病?远离糖尿病的6大要领!

By Island Hospital | October 11, 2024 12:00:00 PM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人体血糖调节的慢性代谢疾病。

若这个疾病未获得妥善的管理和控制,这可能引发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力问题等。若病情进一步恶化,这将导致神经损伤和血液循环不良,致使糖尿病患者的脚部皮肤出现溃疡,甚至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

不过,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若人们长期采取正确的糖尿病预防措施,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因此,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预防糖尿病,同时也将讲解糖尿病的种类症状成因以及血糖的检查方法,让你得以全面了解这个常见但危害极大的疾病

糖尿病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特征,糖尿病共有2种类型:

糖尿病种类

解释

1型糖尿病

  • 因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而引起的糖尿病。

  • 通常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发病,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龄段出现。

  • 患者需终生注射胰岛素来控制体内的血糖。

  • 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厘清1型糖尿病的病因和预防方式。

  • 全球约10%的糖尿病患者罹患这类糖尿病。


  • 2型糖尿病

  • 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所有糖尿病病例的90-95%。

  • 因身体对胰岛素产生抗性,或身体无法有效使用胰岛素而引起的糖尿病。

  • 一般于中年或老年时期发病,但近年来这类糖尿病逐渐年轻化。

  • 相较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症状一般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详见“糖尿病的症状”)

  • 患者可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进行控制;严重者可能需要注射胰岛素。

  • 预防这类糖尿病的最佳方式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详见 “如何预防糖尿病”)。


    • 值得注意的是,若你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意味着你已处于糖尿病前期。

      • 这种情况被称为“前驱糖尿病”,一般被视为罹患2型糖尿病的前兆。

      • 不过,若你这时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这将有效避免前驱糖尿病发展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症状

    不确定自己是否已患上糖尿病?以下是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1. 多尿、多饮、多食(“三多” 症状)
      • 多尿:排尿频率明显增加,严重者可能每半小时就需要排尿一次。
      • 多饮:经常感到口渴,饮水量和饮水频率较平时明显增加。
      • 多食:常感到饥饿,即使刚进食不久也会再次感到饥饿。
    2. 体重异常下降
      如果你的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有所增加,但你的体重仍旧下降,那你就须要当心了!这说明你的身体已无法有效利用糖分作为能量来源,因此转而消耗你的脂肪和肌肉组织,从而引起体重下降。
    3. 疲乏无力
      患上糖尿病后,你体内的糖分将无法被充分利用。这导致你的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因此你会经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差,即便已获得充足的休息也无法缓解你的疲劳。
    4. 视力变化
      如果你突然出现以下这些视力问题,这可能是糖尿病的预兆:

      • 视力减退
      • 视力模糊
      • 近视程度加重

      这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你眼睛后部的血管。这可能会造成眼球组织的损伤,从而影响你的视力。

    5. 伤口愈合缓慢
      糖尿病会引起神经病变,导致血液供应不良。因此,你的伤口愈合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以上全部的症状。

    不过,如果你注意到自己出现上述的任何一个症状,尤其是“三多”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血糖检查。早期干预将有效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进展,避免病情恶化。

    造成糖尿病的原因

    其实,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不同的风险因素和触发机制。以下是导致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1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1. 年龄
      这类糖尿病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但通常在40岁以前出现,常见于4-7岁和10-14岁的儿童。
    2. 家族史和遗传因素
      若你的直系亲属是1型糖尿病患者,这将增加你患上同类糖尿病的风险。

     

    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1.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长期摄入高热量和高糖的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这意味着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得迟钝,无法有效调节血糖水平,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2. 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使得细胞无法有效地利用血液中的糖分作为能量来源,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3. 肥胖
      肥胖会导致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增加游离脂肪酸的水平。这些游离脂肪酸会影响肝脏的葡萄糖代谢,导致肝脏产生过多的葡萄糖,进一步升高血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腰腹部肥胖的人比四肢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这是因为腰腹部的脂肪属于内脏脂肪。这种脂肪比其他部位的脂肪更容易释放脂肪酸和炎症因子,而这些物质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容易造成血糖水平升高。
    4. 年龄
      2型糖尿病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不过,患上这类糖尿病的风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在35岁以后。
    5. 家族史和遗传因素
      类似于1型糖尿病,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将更容易罹患2型糖尿病。
    6. 妊娠期糖尿病史
      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日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更高。

    如何检查血糖?

    想要确认自己是否有患上糖尿病的风险或是否已患上糖尿病,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你的血糖水平。

    检查血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指尖血糖测试
      这是自我监测的血糖测试,适用于日常监测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可以遵循医嘱,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如:餐前、餐后)使用血糖仪进行测试,以了解血糖波动。
    2. 实验室血糖检测
      a)  空腹血糖测试:在禁食8小时后抽血检测,通常用于初步诊断糖尿病。若你的空腹血糖水平是7.0 mmol/L(126 mg/dL)或更高,这说明你已患上糖尿病。
      b)  随机血糖测试:可在任何时间抽血检测,适用于出现糖尿病症状的患者。如果你的随机血糖水平是11.1 mmol/L(200 mg/dL)或更高,则已确诊糖尿病。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
      此检测可以反映2到3个月前的平均血糖水平,适合评估长期的血糖控制情况。若你的HbA1c 水平是6.5%或更高,这意味着你已患上糖尿病。
    4. 连续血糖监测
      这个检测方式将使用植入式传感器以便能够实时监测血糖水平,随时了解血糖变化的趋势和模式,适合需要频繁监测的糖尿病患者。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适合哪种血糖检测方式或检测频率,请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如何预防糖尿病?

    预防胜于治疗,为了避免糖尿病找上门,你可以这么做:

    1.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是预防糖尿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这是因为适量的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细胞得以更有效地从血液中的葡萄糖获取能量,有助于将血糖维持在健康的水平。

    再者,适量运动也能够减轻体重,从而减少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备注: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做运动,才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呢?下表显示你须注意的事项:

    事项

    解释

    运动频率和时长


    •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中等强度:运动的过程中,你仍能够正常交谈。


    • 每天尽量安排30分钟左右的运动时间。

    • 如果难以一次性完成30分钟,可以将运动分散成每次至少10分钟的小段。

    推荐的运动类型


    •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健身操等。

    • 阻力运动:举重、瑜伽、健美操等。

    • 无论你选择哪种运动方式,关键在于保持规律和持续性。

    • 因此,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以让你有动力坚持运动。

    • 你也可考虑将运动融入你的日常生活,如:步行上下班、使用楼梯代替电梯等,这将让你更容易坚持下去。


    其他事项


    • 开始新的运动计划前,请先了解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和强度。如有必要,请咨询医生

    • 假如你真的抽不出时间来运动,至少请避免长时间久坐,每30分钟可站起来活动几分钟。


    2. 保持健康的体重

    如果你的体重处于健康范围,恭喜你,请继续保持!

    可是,若你的体重超标,同时又担心自己会患上糖尿病,那么减轻体重将是你当下须要做的事。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数据,减去7%的体重后,即在200磅(约90.72公斤)的体重中减轻14磅(约6.35公斤),你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将降低58%

    不过,减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为了避免因减重过快而带来的健康风险,同时也为了防止体重反弹,你的减重计划须循序渐进。

    首先,设定合理的减重目标,如:每周减重0.5至1公斤等。接着,采用健康的减重方法持之以恒,如:规律运动、合理饮食、充足睡眠等。

    同时,你也须定期测量体重,以了解自己的减重进展。这样,你才能够及时调整你的饮食和运动计划,以达到最佳的减重效果。

    如果你发现仅凭自己的努力很难达到你原定的减重目标,那么你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营养师、健康教练等人。他们的专业意见与指导将能够助你一臂之力。

    值得注意的是,体重管理是一生的事业。成功减重后,你也须继续维持减重期间的良好习惯。唯有坚持不懈,才能长期维持健康的体重,减少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迈向更健康的生活!

    3.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要想远离糖尿病,你就得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饮食习惯

    解释

    1. 选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


    • 优先选择全谷物,如:全麦面包、全谷物大米、燕麦、藜麦等。

    •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白面包、白米等。
      • 精制碳水化合物在消化过程中将迅速被转化为葡萄糖,致使血糖快速上升。



    2.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 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非淀粉类蔬菜、豆类和全谷物。

    • 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糖的吸收,有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 膳食纤维亦有助于增加饱腹感,避免因过量进食而导致体重增加。(备注: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3. 选择健康脂肪


    • 多食用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

      • 坚果类(如:杏仁、核桃、腰果等)

      • 种子类(如:亚麻籽、南瓜籽、葵花籽等)

      • 多脂鱼类(如:鲑鱼、沙丁鱼等)。



    • 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如:肉类、动物油、乳制品、椰浆和加工食品等。

    • 烹饪时,尽量以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代替动物油(如:牛油、猪油、羊油等)。

    4. 控制盐分的摄入


    • 每日的盐分摄入最好不超过6克(约1小茶匙)。

    • 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因为这类食品在加工的过程中已添加不少盐分。

    • 可使用香草、各类香料作为盐的替代品,借此增添食物的风味。

    5. 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 摄入优质的蛋白质,如:

      • 动物性蛋白质(如:禽肉类、鱼类、蛋类和乳制品)

      • 植物性蛋白质(如:豆类、豆制品、全谷物、种子类和坚果类)



    • 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 这类动物性蛋白质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


    6. 控制糖分摄入


    • 避免饮用含糖饮料、能量饮料和果汁。

    • 以白开水和其他不含糖的饮料(如:牛奶、豆浆等饮料)代替含糖饮料。

    • 减少高糖食品的摄入,如:蛋糕、点心、饼干等食品。

    7. 谨慎选择零食


    • 选择健康的零食,如:酸奶、无盐坚果、种子类、新鲜蔬果等。

    • 避免食用过多高脂高糖的零食,如:薯片、饼干、巧克力等。

    8. 不依赖所谓的“糖尿病食品”


    • 这些食品通常对糖尿病患者并没有特别的好处,且可能更贵。

    • 相比之下,营养均衡的饮食更为有益,也更实惠。

    值得注意的是,养成这些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够预防糖尿病,同时也对你的整体健康大有脾益。

    想了解其他的饮食习惯?请看看以下的文章:

    4. 戒烟

    吸烟看似与糖尿病毫无关联,实则恰恰相反——吸烟也是导致糖尿病的元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烟”不仅是指香烟,同时也包括所有的烟草制品(如:雪茄、水烟等)、二手烟、无言烟草、电子烟以及加热烟草制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吸烟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不吸烟者多了30-40%。这是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影响胰岛素的产生和对葡萄糖的调节功能,导致血糖飙升。

    此外,吸烟也会损害视网膜血管,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视力损失的风险。

    因此,若身为烟民的你担心自己会患上糖尿病,早日戒烟才是明智之举。以下是帮助你顺利戒烟的一些小撇步:

    • 设定明确的戒烟日期:选择一个具体的日期开始戒烟,并为此做好准备。
    • 丢掉所有与吸烟相关的物品:清除家中和工作场所的香烟、打火机和烟灰缸等物品,以减少诱惑。
    • 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去往以往习惯吸烟的场所或参与相关活动,以免触发烟瘾。
    • 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考虑使用尼古丁口香糖、贴片或其他替代产品来缓解戒烟过程中的烟瘾。
    • 培养替代习惯:若察觉到烟瘾快犯了,可以尝试喝水、吃健康零食或进行深呼吸等活动来转移注意力。
    • 保持积极的心态:记录戒烟的进展,及时庆祝戒烟过程中的小成就,并时刻提醒自己戒烟的好处,让自己更有动力戒烟。
    • 坦然应对复吸的现象:如果不小心复吸,不要气馁。分析了复吸的原因后,重新设定新的戒烟目标,然后再继续努力。

    5. 限酒

    你知道吗?

    酒精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血糖的代谢过程。与此同时,长期大量饮酒也可能损害你的胰腺,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大大增加了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若想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饮酒时你须注意以下情况:

    • 适量饮酒:女性每天的饮酒量不超过1个标准杯(一瓶啤酒或半两50度白酒),男性则不应超2个标准杯。
    • 选择低酒精度的酒类:如果实在想喝酒,请选择低酒精度的酒类,如:啤酒、葡萄酒等,避免饮用威士忌、白兰地或伏特加之类的烈酒。

    不过,如果你实在担心饮酒会提高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你也可考虑完全戒酒。

    6. 定期体检

    体检配套一般都包含血糖测试。因此,定期体检将让你及时发现你的血糖水平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得以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再者,体检也可用于评估个人的糖尿病风险因素,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状况后,你将能够采取针对性的糖尿病预防措施,减低罹患此疾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高风险人群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体检的频率。

    作为马来西亚顶尖的医院之一,槟榔医院提供多种体检配套。以下是包含了血糖检查的体检配套:

    想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和整体的健康状况是否良好?今天就到槟榔医院预约健康检查服务吧!

    对抗糖尿病,槟榔医院糖尿病中心与你同在!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晓得该如何预防这一慢性疾病。只要你坚持执行文中提及的6个预防措施,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然而,若你属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或者早已患上糖尿病,你此刻最需要的是专业的医疗服务。

    槟榔医院,我们的糖尿病中心将为你提供全面而专业的服务。无论你患上哪种类型的糖尿病,我们都将能够根据你的年龄、生活方式和整体健康状况,为你量身打造合适的治疗和管理计划,帮你更好地控制病情。

    对于须要进行减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本中心也提供全面的减重手术方案,包括胃旁路手术和袖状胃切除术。这些手术不仅有效减少你体内的脂肪,同时也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的症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患者进行这个手术之后甚至可以停用所有的糖尿病药物呢!

    因此,如果你正在寻求专业的糖尿病管理和治疗服务,不妨到访槟榔医院糖尿病中心吧!点击这里即可进行预约;如有其他问题,欢迎与我们联系,我们随时为你效劳!

    常见问题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共分为两大类: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是因生产胰岛素的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不全而引起的,目前医学界尚未发现有效的预防方法。

    2型糖尿病则通常是因生活习惯不健康而引起的。预防这类糖尿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

    1. 适量运动
    2. 保持健康的体重
    3.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4. 戒烟
    5. 限酒
    6. 定期体检

    想深入了解预防糖尿病的方法?请点击这里

    吃什么食物可以降低血糖?

    以下食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

    1. 富含纤维的蔬菜:西兰花、菠菜、卷心菜等。
    2. 全谷物: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
    3. 豆类:黄豆、绿豆、扁豆等。
    4. 坚果:杏仁、核桃等(注意控制摄入量)。
    5. 低糖水果:苹果、梨、柚子等。
    6.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三文鱼、鲭鱼等。

    若想了解更多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的饮食习惯,请参阅这个部分的内容

    多喝水可以降低血糖吗?

    适量饮水确实有助于控制血糖:

    1. 水可以帮助稀释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2. 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肾脏排出多余的糖分。
    3. 喝水可以缓解口渴感,避免误把口渴的感觉当作饥饿感而过量进食。

    然而,单纯依靠喝水并不能显著降低血糖,仍需配合其他血糖管理方法。欲知详情,请参见内文

    血糖高的人不能吃什么?

    血糖高的人应该避免或限制以下食物的摄入:

    • 精制碳水化合物:白面包、白米饭、蛋糕、饼干等。
    • 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红肉、动物油、乳制品、椰浆和加工食品等。
    • 含糖饮料:汽水、果汁、运动饮料等。
    • 高脂高糖的零食:薯片、巧克力等。

    想深入了解其他有利于预防糖尿病的饮食习惯?请查看这个部分的内容

    血糖高的人可以吃什么主食?

    血糖高的人可以选择以下主食:

    1. 全谷物: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
    2. 杂粮:小米、高粱、玉米等。
    3. 薯类:红薯、紫薯等。
    4. 豆类:黄豆、绿豆等。
    5. 低升糖指数的面食:荞麦面、全麦面条等。

    如果你有血糖管理的需求,请咨询专业的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查空腹血糖前可以喝水吗?

    可以。查空腹血糖前,你可以适量地饮用白开水,这并不会影响空腹血糖的测试结果,但你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 只能喝白开水,不能加入任何其他物质。
    • 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影响血液浓度,从而影响血糖测试的精准度。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