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Sep 肝脏生病的9个信号!你中了几个?
肝脏生病的9个信号!你中了几个?
By Island Hospital | September 1, 2025 10:34:09 AM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且最复杂的器官之一,承担着多项维持生命的关键功能。它位于右上腹部,犹如一个高效运转的“化工厂”,默默进行着代谢、解毒、储存和合成等重要任务。
肝脏不仅参与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将食物转化为能量;还能分解药物、酒精和毒素,保护身体免受侵害;同时储备糖原、脂溶性维生素和铁,以备不时之需;也可合成胆汁、凝血因子等重要物质,是维持健康不可或缺的器官。
然而,肝脏也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即使功能受损,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直到病情加重才被察觉。常见的肝病如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若未能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了解肝脏的功能,识别早期异常症状,对于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将带你认识肝脏健康出现问题时的常见表现,并提供科学实用的健康建议,帮助你主动守护肝脏。
肝脏不好的主要症状
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身体常会通过传递一些异常的信号来“求救”。以下是肝脏不好的主要症状,了解这些表现有助于及早识别和就医:
1. 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黄疸是肝功能异常最常见和最具代表性的症状。它发生在胆红素(红细胞代谢产物)无法被肝脏正常处理并排出体外时。这些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导致皮肤、眼白、甚至口腔粘膜出现黄色,尿液颜色也随之变深。
2. 尿液颜色变深,粪便颜色变浅
尿液呈深棕色(如浓茶),粪便则可能呈灰白色或浅色,这反映了胆汁的代谢通道出现问题,通常是胆道堵塞或胆红素代谢紊乱的结果。
3. 持续性疲劳和乏力感
肝脏受损会使身体处理和储存能量的能力下降,同时毒素排除效率减慢。这导致人体产生持续、无法通过休息缓解的疲惫感,是肝功能不良的早期非特异性表现之一。
4. 右上腹疼痛或隐隐不适
肝脏肿大、充血或炎症时会牵拉包膜,引起右上腹或肩胛下区的隐痛,尤其在深呼吸、体位变换或进食后加重。虽然不一定剧烈,但应引起重视。
5. 食欲下降、感到恶心、腹胀与消化不良
肝脏调节胆汁分泌,对脂肪消化尤为关键。当其功能受限时,常表现为进食后胃部胀气、恶心、反胃、油腻食物难以消化等问题,伴有体重减轻。
6. 皮肤瘙痒(无皮疹)
当胆盐在血液中浓度升高并沉积于皮肤,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剧烈、持续的瘙痒感,通常表现为没有可见皮疹的全身瘙痒。
7. 腹水或四肢水肿
肝脏无法合成足够的白蛋白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漏出至腹腔或肢体组织,引发腹胀(腹水)或小腿浮肿,提示肝硬化或门脉高压等晚期肝病。
8. 易出血或瘀青
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当功能受损时,血液凝固机制受阻,常表现为鼻血、牙龈出血、皮肤轻微碰撞后出现大片瘀青,甚至女性月经周期紊乱或经血量增多。
9. 蜘蛛痣与肝掌
皮肤上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包括:
- 蜘蛛痣:小而明显的红点,中间一点放射状分布血丝,常见于面部、颈部、胸部等处。
- 肝掌:手掌大鱼际、小鱼际部位发红,对称出现,是激素代谢紊乱的表现。
健康肝脏的迹象
1. 皮肤和眼睛清澈明亮
- 肝脏负责代谢体内毒素与胆红素。健康时会皮肤会色泽正常、没有黄疸,眼白洁白透明。
2. 消化功能良好
- 肝脏分泌胆汁,有助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进食后无腹胀、噁心、油腻不耐等情况。
3. 正常排便与小便
- 粪便成形、颜色偏黄褐,尿液清澈、颜色淡黄,说明胆色素代谢正常。
4. 精力充沛、耐力稳定
- 肝脏负责糖原储存与能量调配。因此肝脏在健康时,人体也会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早晨起床轻松。
5. 代谢稳定:血糖与胆固醇正常
- 肝脏在血糖调节和脂类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肝脏健康时,血糖稳定且无低血糖或饭后高血糖波动。同时血脂正常,坏胆固醇(LDL)不高;好胆固醇(HDL)则适中。
6. 情绪稳定,思维清晰
- 肝脏与脑部功能关系密切,肝毒积聚会影响神经系统。因此,思路清晰、情绪稳定、睡眠正常也是肝脏健康的表现。
如何改善肝脏健康?
肝脏在人体中承担多项关键生理功能,因此维护肝脏健康不仅有助于预防肝病(如脂肪肝、肝炎、肝硬化),亦能显著提升整体代谢与免疫状态。
在马来西亚这一多元文化、高温潮湿环境和高糖高脂饮食普遍的背景下,肝脏健康维护应兼顾本地生活方式与公共健康挑战。
1. 改善饮食习惯
- 控制高脂高糖饮食马来西亚常见的饮食如椰浆饭、炒粿条、大排档炸物等,多含有高饱和脂肪和碳水,容易对肝脏造成负担。同时,减少含糖量高的饮料摄入,尤其拉茶、奶茶和糖水等。
- 建议:鼓励改选低脂版本,比如将椰浆饭改为蒸饭;烤鸡代替炸鸡;饮用白开水、柠檬水或无糖绿茶等天然低糖饮品为佳。
- 增加抗氧化和膳食纤维的摄入本地蔬果资源丰富,如苦瓜、四棱豆、姜黄、椰油和青木瓜等,富含植物化学物质,有助于减轻肝脏氧化应激。
- 建议:每日社区3至5份蔬果,若以生食(如“ulam”)的形式摄入,将更大限度地保留营养成分。
2. 改善生活方式
- 适当运动定期的运动可通过燃烧额外的卡路里和减少肝脏脂肪来支持体重管理。研究表明,运动可以改善血液流动和向肝脏输送氧气,有助于排毒过程。
- 保持健康体重若体重高于正常数值时,多余的脂肪会堆积在肝脏,导致炎症和肝脏损伤。因此,可通过均衡的饮食习惯和定期的身体锻炼,减去脂肪同时减轻肝脏的压力,以便更有效地降低代谢性脂肪肝病(MAFLD),避免其发展为肝硬化等更严重的疾病。
- 避免损肝行为
饮酒习惯会导致肝脏炎症、脂肪肝,更严重将导致肝硬化。减少摄取酒精可让肝脏的健康组织再生,提高其有效排毒和代谢物质的能力。 - 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性生活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病毒性肝炎的风险,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都可能会大幅度地损害肝功能。
3. 避免自我用药
建议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先咨询专业医生,否则错误用药将可能导致肝损伤、药物性肝炎和中毒反应。医疗保健的专业人员可以为患者评估药物的风险和益处,确保肝功能的承受程度和药物的潜在作用。
肝脏疾病的类型
肝脏疾病种类繁多,成因和严重程度各异,以下是常见的几大类肝病及其特点:
1. 肝炎(Hepatitis)
肝炎是肝脏因感染或免疫反应引发的炎症,可分为以下几种:
- 病毒性肝炎:由甲型(A)、乙型(B)、丙型(C)、丁型(D)和戊型(E)肝炎病毒引起。
- 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导致慢性发炎。
- 酒精性肝炎: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肝细胞,引起炎症反应。
2. 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
脂肪在肝细胞中过度堆积,可能导致炎症甚至肝硬化:
-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有关,非由饮酒引起。
-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与长期酗酒相关,常伴随肝功能异常。
3. 肝硬化(Cirrhosis)
肝硬化是长期肝脏损伤的结果,肝组织被瘢痕(纤维化)取代,导致肝功能下降。常见病因包括慢性肝炎、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
4. 肝癌(Liver Cancer)
- 原发性肝癌(如肝细胞癌):由肝脏自身细胞恶性变引起,常见于肝炎或肝硬化患者。
- 继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其他部位的癌细胞扩散至肝脏,如大肠癌转移。
5. 肝功能衰竭(Liver Failure)
- 急性肝衰竭:肝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丧失,常因药物中毒或严重病毒性肝炎引起。
- 慢性肝衰竭:由肝硬化或长期慢性肝病逐渐发展而成,症状进展缓慢但风险极高。
6. 遗传性肝病(Genetic Liver Disorders)
部分肝病源自基因缺陷或代谢异常:
- 血色病(Hemochromatosis):铁在肝脏中过度沉积。
- 威尔逊氏病(Wilson’s Disease):铜在肝脏和其他器官中异常积累。
- α-1 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影响肝脏和肺部功能的遗传疾病。
7. 胆道相关疾病(Biliary Diseases)
胆道系统问题也会影响肝脏健康:
- 胆囊炎:胆囊发炎,常因胆结石阻塞所致。
- 胆石症:胆囊或胆管中形成结石。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种影响胆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可导致肝硬化。
8. 肝脏良性病变
- 肝血管瘤、肝囊肿等为常见的良性肝脏病变,通常无症状,仅在体检或影像学中偶然发现。如无异常变化,一般无需治疗,但应定期监测。
何时应该就医?
若肝脏不佳的患者出现以下的情况和症状,请立即进行检查或安排看诊:
情况 | 是否紧急 |
---|---|
持续或加重的黄疸 | 是 |
右上腹明显疼痛 | 是 |
突然意识模糊、精神异常 | 是 |
吐血或便血(可能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出血) | 是 |
全身水肿、腹水 | 建议尽快就诊 |
有家族肝病病史、肝癌风险者 | 需定期进行检查 |
肝脏就医的步骤指南
第一步:观察身体症状
在决定就医前,先记录你是否有以下症状:
- 皮肤或眼白发黄(黄疸)
- 腹胀或右上腹不适
- 易疲倦、没精神
- 食欲差、体重下降
- 尿色深、大便颜色变浅
- 出现瘀青、牙龈出血、月经过多
- 情绪或意识异常(肝性脑病风险)
建议:记录症状持续的时间、有无发热、是否有饮酒习惯、药物或保健品使用情况。
第二步:选择就诊机构
你可以选择以下其中一种医疗单位:
- 政府诊所:成本较低,适合普通症状者。患者们可要求肝功能检查,若有异常可转诊。
- 私人诊所/内科门诊:适合希望快速进行检查的患者,可当天安排验血、超声波等检查
- 医院专科门诊(肝胆科、肠胃科):适合已有严重症状者或家族史者,可直接预约专科医生、检查更全面。
第三步:初步评估与体检
医生会根据以下步骤,以便进一步仔细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制定更合适的医疗方式:
- 问诊:了解症状、饮食、药物使用、酒精摄入、家族史
- 体格检查:注意肝区压痛、黄疸、肿胀、水肿、瘀斑等
- 相关检查:安排血液和影像学检查
第四步:常见检查项目
这些检查用于确认肝脏功能状况与病因:
- 肝功能血检(LFT):检测ALT、AST、ALP、胆红素、白蛋白等
- 乙肝、丙肝病毒筛查:确认是否为病毒性肝炎
- 腹部超音波:检查肝肿大、脂肪肝、肝硬化、肿瘤等
- AFP肿瘤指标:肝癌初步筛查(若家族史或高风险)
- 肝弹性扫描(Fibroscan):若相关机构备有此设备也可帮助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第五步:诊断结果与治疗建议
医生将根据检查结果决定:
- 是否需要进一步确诊,如核磁共振(MRI)、断层扫描(CT)、肝穿刺等
- 是否需要用药(如抗病毒药物、保肝药、戒酒/减重建议等)
- 是否转介肝胆专科或住院治疗(如肝硬化、肝癌风险)
第六步:后续追踪与生活管理
- 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指标或影像学检查
- 配合治疗方案(如抗病毒药、饮食控制、体重管理)
- 定期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或甲肝疫苗)
- 若确诊慢性肝病,应建立长期随访档案
读者们所需要注意的是,若有家族肝癌史、长期饮酒、高脂血症或糖尿病者,建议每年一次肝脏筛查。若症状突发或迅速恶化(如严重黄疸、腹水、意识模糊),应立即前往急诊室!
肝病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肝脏疾病常被误解,很多人因此延误了检查与治疗。以下列出几项常见误区,并配以科学澄清,帮助你正确认识肝脏健康:
误区一:“只有许久的人才会得肝病”
真相:虽然长期酗酒是肝病的重要诱因,但非酒精性脂肪肝(MAFLD)近年来更为常见,尤其在肥胖、糖尿病、高血脂人群中发病率高。即使从不喝酒,也可能患上脂肪肝、肝硬化,甚至肝癌。
误区二:“肝脏出问题,一定会疼”
真相:很多肝病在早期并不引起疼痛,甚至毫无症状。肝脏本身几乎没有痛觉神经,只有当病变波及肝包膜或引起腹水、肿瘤压迫时才会感到不适。无痛性发展是肝病的“隐形杀手”特征。
误区三:“肝病是不可逆的,发现了也没用”
真相:不少肝病在早期是完全可逆或可控制的,例如早期脂肪肝通过改善饮食和运动可逆转,乙型肝炎经长期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肝癌风险。定期体检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误区四:“只靠药物就能治好肝病”
真相:药物只是肝病管理的一部分。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定期追踪、避免酒精与毒素暴露才是维持肝功能稳定的关键。单靠药物而忽略生活调整,效果有限。
守护肝脏,从我们开始
肝脏是人体解毒与代谢的核心器官,许多肝脏疾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延误,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槟榔医院消化专科致力于提供高水准、个性化的肝脏疾病诊断与治疗服务,让您安心面对健康挑战。
我们备有完整的肝脏评估设备和专业医疗团队,并将由经验丰富的肝胆及胃肠专科医生主诊。团队拥有国际培训背景,并与本地及国际肝病研究接轨,擅长管理各类复杂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等。
槟榔医院作为北马领先的私立综合医院,提供中英巫三语服务,环境舒适,流程高效。海外与外州病患亦可安排健康筛查配套与专家预约服务,确保您获得快速、精准、温暖的医疗照护。
马上预约您的肝脏健康评估或会诊,千万不要等到症状明显才行动。因为,现在就是了解您肝脏状况的最佳时机。
您或许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常见问题
肝脏不好一定会有疼痛吗?
不一定。肝脏疾病在早期常无明显疼痛,很多病人甚至没有不适感。因此,不要仅凭是否疼痛来判断肝脏是否健康。
什么时候需要尽快去医院检查肝脏?
如果出现持续性黄疸、尿色深、严重疲劳、腹痛加剧、食欲极度下降或突然体重下降,应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专业评估。
若父母患有肝脏疾病或肝炎,是否会遗传?
大多数肝脏疾病(如乙型肝炎)并非遗传,而是通过血液或母婴传播;但少数如威尔逊氏病、血色病等具有遗传性,若有家族史,建议及早筛查。
肝脏疾病能完全恢复吗?
这取决于肝脏损伤的程度和病因。很多早期肝脏疾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医学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甚至逆转的,早期发现尤为关键。